关键词:
工业设计;跨学科;理论教学
进入21世纪,世界主要兴旺国度陆续展开了“再工业化”的进程。我国也于2015年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作为工业转型晋级的行动纲要。纵观各个国度的规划,虽然表述不同,其中心思想均是制造业的智能化与网络化,加快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交融。设计是制造业的灵魂,制造业的革新必然会惹起工业设计行业的改动,也会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育提出新的请求。现阶段,国内高校众多工业设计专业对学生创意培育曾经比拟成熟,各类专业竞赛中涌现出了众多的优秀设计作品。但不管竞赛抑或日常教学中的创意,最终转化为产品的却屈指可数。众多创意、计划终结于图纸,作品模型也多数停留在外形制造上,对功用和构造缺乏深化的考证。
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应用各种新兴技术进步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理论才能、满足信息化、智能化制造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成为一个亟待处理的新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工业设计专业跨学科理论平台的建立计划,对其在人才培育中的应用方式与作用也停止了初步的研讨。
1跨学科理论平台建立的必要性
1.1学生应用各种新技术停止设计活动的必然请求
工业设计与制造业的开展亲密相关,制造技术的进步为工业设计提供了更多先进的工具。目前,3D打印、智能硬件等新技术的蓬勃开展正为设计办法带来一场新的革新:3D打印只需数小时即可将作品外型由虚拟转变为理想;各种先进传感器的呈现能够让设计者完成比以往更复杂、更完善的功用设计。在此形势下,工业设计教学应当顺应时期开展,增强培育学生对各种新技术的纯熟运用才能。而这种才能的培育,离不开相关软、硬件平台,离不开大量的仪器、工具和资料。这种培育环境既无法在图书馆中树立,也无法在多媒体教室中树立,只能依托跨学科的理论教学平台完成。
1.2完成课程教育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的必要保证
工业设计不断以来都被认定为“应用型”的学科,但是承受专业教育后的学生在工作中却常被冠以“高分低能”的评价。形成此种场面的一个重要要素即学校教育与行业需求间没有很好的衔接。工业设计真正的根底不是外观外型设计,而是用技术完成的才能。工业设计教育不能是脱离制造业的学院式教育。
课程中的理论教学常常没有将真实行业中的资料工艺、本钱、市场等限制要素思索其中,学生能够在很宽松的环境中自在发挥,关于设计能否转换为实物缺乏根本的判别才能。因而,在工业设计教学中需求构建跨学科的理论平台,为学生提供完备的“自制造”环境,使其在入手过程中深入了解技术、资料及工艺对设计的影响,以减少课程教育与行业实践需求之间的差距。
1.3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腕
电子类产品设计是本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主要方向之一。智能化是该类产品的一个重要开展趋向。除外观构造设计外,功用设计是产品智能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脱离功用需求的工业设计只能是纸上谈兵,必定无法产生优秀作品,也无法进步学生真正的设计才能。跨学科理论平台的树立能够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思想碰撞、技术交流的场所。经过毕业设计、学生项目等方式,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汇集到跨学科理论平台中,共同研讨处理工程问题,有利于学生把本专业学问应用在其他学科范畴,或从其他学科范畴学习本专业需求的技艺。如此,既拓宽了学生的学问面,完成了学问互补;又培育了学生在实践工作中剖析、处理问题及互相协作的才能,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进步。
2跨学科理论平台建立计划及应用效果
跨学科理论平台的建立不是实验室硬件设备的简单堆叠,还需将配套的师资队伍、教学方案、平台应用方式等加以统筹思索,理顺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与作用,最大水平地发挥其在人才培育中的效能。分离本学院现有实验室根底及专业方向,
2.1平台硬件建立计划
2.1.1创意设计
以“三创”实验室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作品创意设计、创新制造计划设计及创业营销设计的场所,培育学生的设计考虑才能。
2.1.2构造设计
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实验室、金工实验室与数控加工(CNC)实验室,供学生完成作品的外观、构造设计及完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实验室提供Photoshop,Solidworks等设计软件,担任作品的外观设计、机械构造设计及后期的产品手册、宣传海报等的设计。应用Solidworks软件还可对产品的构造停止力学、运动学仿真,以考证设计的有效性与可行性。金工实验室提供各类锯、钳、尺等五金工具及电钻、电烙铁等电动、焊接工具,用于完成简单的外观、构造的制造。数控加工(CNC)实验室提供3D打印机、多轴数控加工设备,用于复杂机械零件、构造的快速成型与精密加工。
2.1.3功用设计
包括电子电路实验室、测控技术实验室以及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用于产品的功用设计与完成。3个实验室对应的开发难度依次递增,以应对不同复杂水平的功用设计。电子电路实验室提供根本的电子元件与丈量工具,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停止简单的电子产品设计制造。只需具备根本的模仿、数字电子学问,即可完成一定的功用,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味具有积极作用。测控技术实验室主要提供基于开源平台的Arduino控制器及相应的各类传感器,主要面向单片机根底较单薄的学生停止创意产品的开发。嵌入式系统实验室以51和STM32微控制器为主要开发工具,用于较复杂的功用设计开发,学生可在此将课堂学问深化拓展,进一步提升本身的专业技艺。该实验室同时也承当了为各类专业电子竞赛培育、选拔人才的任务。
2.1.4行业应用
为增强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的联络,专业分离本地域产业特性,将与企业共建的行业实验室也归入理论平台,如生物医学仪器实验室、机器人教育实验室等。每学期在理论平台中遴选优秀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实践企业项目的开发。同时理论平台的作品也可经过该渠道承受企业考核,完成优秀作品的成果转化。
2.2平台软件建立计划
2.2.1课程体系配套建立
跨学科理论平台实质上是为人才培育效劳,平台建立不能脱离专业的教学方案,应当与课程严密衔接,以平台为工具,在课程教学中贯彻“完成产品”的理念。经过平台建立过程中统筹规划,每个实验室均可作为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场所。如此,平台除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稳固学问、进步才能的场所外,也能很好的融入课程教学,进步了平台的运用效率。
2.2.2指导教员队伍建立
跨学科理论平台包含了作品从创意到废品的全流程,每一环节均需装备具有相应学科背景的教员停止指导,如此才干保证平台的教学质量。平台师资队伍主要由三局部组成:首先是工业设计专业教员,担任对外型、构造设计的指导;其次是学院电子相关专业的教员,担任对功用设计、数控加工的指导;最后,延聘协作单位中经历丰厚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员,从行业实践需求的角度对学生停止作品立意、技艺锻炼等方面的指导。
2.3平台应用方式探究
2.3.1与课程教学考核严密分离
跨学科理论平台的运用丰厚了课程教学手腕,增强了课程之间的联络。例如,在《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教学中,以往只能保管于计算机中的虚拟模型,经过平台的快速成型设备能够转化为实物。而经过电工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应用理论平台制造出具备一定功用的电路,将其与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课程作品分离,即可完成一个作品的开发。经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从更宏观的角度把握每一局部学问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提升学习的目的性。此外,理论平台还为任课教员提供了新的考核方式,用提交实物作品的方式替代以往纸面考核,真正培育学生“学致使用”的才能。
2.3.2与专业竞赛严密分离
除日常教学外,理论平台还提供了一个各级学生竞赛选拔培训的场所。自建成以来,依托CAD实验室、测控技术实验室培训的选手,已在全国“高教杯”“蓝桥杯”等信息建模、电子技术专业竞赛中连年获奖。
2.3.3与企业项目严密分离
工业设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跨学科理论平台树立的初衷也是为了进步学生的实践设计才能。因而应用校企共建实验室,将企业项目引入平台,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毕业设计等方式,使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即可接触到真实的产品开发流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理解企业中不同岗位的职业才能需求,可依据本身的学问构造与兴味停止就业方向的选择。如此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才能,又对学生就业乃至创业提供了有效的协助,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育的效果。
3结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开展的时期下,高校设计教育除了要培育学生的创新肉体,还应注重各种创意的落地完成,培育学生在新行业环境中必备的理论技艺??缪Э评砺燮教ǖ慕⑽媚康牡耐瓿商峁┝艘惶跬揪?,其价值主要表现在:经过机械、电子、数控加工等实验室的构建,为学生创意的实体化提供了坚实的后台。经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竞赛培训、企业项目在平台中的施行,拓宽了教学渠道,真正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理论才能。经过平台中毕业设计等环节的跨学科结合指导,提升了工业设计专业教员的工程技术素养,加强了指导作品时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将来,若在教学方案、教学管理、考评体系等方面继续施行配套变革,跨学科理论平台在应用型工业设计人才培育中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